毛小孩的無聲求救:從行為變化讀懂健康警訊

毛孩不會說話,但行為就是求救訊號!看懂 8 大常見異常行為與健康風險,學會就醫判斷與紀錄追蹤的方法。

Show Notes

行為的微小改變,常是疼痛、疾病或壓力的早期徵兆。重點:8 大行為異常與可能關聯、 何時就醫/觀察、以及如何紀錄與追蹤,幫助獸醫更快判斷。

  • 00:00 無聲求救:看懂行為背後的訊號
  • 01:05 8 大常見行為異常與可能原因
  • 03:20 何時立即就醫?何時密切觀察?
  • 05:10 居家紀錄與追蹤:幫助醫師快速判斷
  • 06:30 重點整理與照護建議

常見問題(延伸解答)

哪些行為變化最常見?
食慾下降/暴增、喝水量明顯增加、嗜睡或活動量驟降、突然孤僻/攻擊、反覆舔咬某部位、步態改變/跛行、頻繁抓耳/甩頭、上廁所頻率/性質改變等,可能與疼痛、皮膚/耳道、泌尿/腎臟、內分泌、腸胃或心理壓力相關。
什麼情況需要立刻就醫?
出現呼吸困難、抽搐、無法站立、持續嘔吐/腹瀉、血尿/血便、嚴重外傷或 24 小時以上拒食拒水等,請立刻就醫。
怎麼記錄幫助醫師?
短影片、記下發生時間與頻率、用 1–5 等級標記嚴重度,並同步記錄飲食、排泄、服藥與環境變動(搬家、家人變動等)。
過度舔咬是不是一定是皮膚病?
不一定;可能是皮膚炎、外寄生蟲、疼痛(關節/肌肉)或焦慮行為。先排除外傷與寄生蟲,再視情況就醫檢查。
焦慮或壓力造成的異常怎麼辦?
提供安全躲藏區、保持作息規律、安排嗅聞/益智活動轉移注意力;必要時與獸醫或訓練師討論減壓方案。

同場推薦

全球毛孩新潮流:益智玩樂、設計永續與在地經營
Play · Design · Sustain
全球毛孩新潮流

重新想像毛孩的快樂日常,不只可愛,更有質感也更永續。

毛孩家庭必修課|疫苗、法規、日常照護
Care · Safety
毛孩家庭必修課
疫苗、2025 登記新制、居家安全與玩具/飲食選擇,一次掌握。
與毛孩共好:從品種特性到居家玩樂,打造幸福生活
Behavior · Enrichment
與毛孩共好
品種特性 × 居家互動 × 正向引導,打造量身生活。
WEDO for Pets — 打造毛孩專屬的寵兒共和國
About WEDO
WEDO for Pets

把全球好物與在地專業帶進每個毛孩家庭。

在哪裡收聽

© 寵兒共和國 WEDO.pet — Pawcast|Every paw has a story to tell.